最新演出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香港大公报:《世纪之舞》如大片

来源:香港大公报发布时间:2015-01-07浏览次数:
  今年十一黄金周,打击乐演奏家李飚挺忙。身兼国家大剧院鼓乐节和梅赛德斯奔驰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的他,一周内跑了北京、上海和西安三城市演出,前天又来到香港。
  他与香港中乐团和柏林爱乐打击乐四重奏合作的《世纪之舞》中乐版,本周末在文化中心世界首演。
  交响诗《世纪之舞》是李飚去年六月与孟可合作完成的,三乐章作品,上月二十七日在北京「国家大剧院鼓乐节」上由李飚本人指挥北京交响乐团首演。「交响乐版和中乐版的首演只隔了短短几天,这应该是前所未有的事。」李飚说。
  规模宏大 配器丰满
  这首交响诗原本计划写给二百五十人的乐队和十三位独奏打击乐手,规模大,配器丰满,「超出一般观众对打击乐曲目的想像力」。「北京首演后,有观众跟我聊起,说整首曲子听下来,像看过一出荷里活大片。」
  在这出「大片」里,李飚大量使用了诸如锣和钹等中国传统打击乐配器,也用了不少中国古曲中的五声音阶。他说,乐器可以是传统的是百多年前的,但配器和笔法可以很新。「我想将这曲子写得尽可能华丽。」在他那里,音乐的伸缩性太强,旋律的呐喊和低声叹息间往往藏了无尽张力。而为了诠释这张力,音乐家要做的,是建构新概念。「像我们搞打击乐的,一辈子都在尝试,尝试不同的声音。」
  比如同样是一面锣,你可以像传统戏曲中锣手惯常做的那样,一板一眼踩着步点敲,也可以将那锣垫块软布搁在桌上,用四根鼓槌敲锣面四个不同部位,「这样就能发出十六种声音」。
  从十六种又或一百六十种衍生出的声音里,李飚见到了现代音乐可以玩的所谓「概念」。音乐会上半场,他将与柏林爱乐乐团打击乐四重奏合作的《桌子音乐》,就将类似有关配器的新概念,「种」进了旋律里。
  西格斯、申德尔贝克、罗斯勒和艾希霍尔茨四人,是李飚相识多年的朋友,前两人是他在柏林爱乐乐团学院的同事,后两人是他的学生。五人先是在上月底国家大剧院鼓乐节上合作,又一道来港。「他们(柏林爱乐打击乐四重奏)都是第一次跟中乐团合作,甚至连中乐乐器都认不全,但大家都喜欢尝试新东西嘛。」
  打击乐器 地位上升
  昨日在排练现场,柏林爱乐四乐手与中乐团的敲击乐手一左一右打起擂台来,兴致一来,连其他乐手也忍不住各自拿出拨浪鼓一通摇。
  其实,也不总是热闹。《世纪之舞》的第二乐章是慢板,马林巴琴和木琴敲出的声音,可以很温柔。「谁说打击乐总是闹哄哄的?」音乐会观众席上,李飚更希望看到的,不是专业打击乐手,而是普通观众。他们可能叫不出某只鼓的名字,但他们肯入场看,看过后知道了打击乐原来可以唱主角原来不只是传统戏曲中躲在琵琶和二胡背后的小配角,就是好事,就是进步。因为李飚记得太清楚,自己小时候,中国还没有打击乐这概念,「找不到乐器练,就在家里敲板櫈」。
  好在,如今喜欢打击乐的年轻人,不用再敲板櫈了。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打击乐开始在中国发展,也给了喜欢音乐的年轻人钢琴和小提琴之外的新选择。李飚也说,过去的十几二十年,相比其他器乐,打击乐器的发展和进步最显著,「地位上升得最快」。当钢琴和小提琴在过去数百年里被「研究得透透的」,打击乐器成为作曲家们乐意开垦的处女地。
  「你说现在你写一首小提琴协奏曲,能写得过贝多芬吗?」李飚说。在他眼中,打击乐的世界里,还能「挖掘出无限可能性」。